解析單位成交量變化的奧秘
實時行情中我們經常會看到某些個股突然脫離大盤的波動而快速上漲,同時成交量也急劇放大,呈現出價漲量增的態勢,然而這只是一種絕對數量的變化,并不一定屬于異常的價漲量增。
假如在1分鐘內成交量從2萬股增加到5萬股或者20萬股,那么,哪個量才算是合理的?
盡管這兩種情況都屬于價漲量增,但隱含的意義可能是完全不同的,關鍵在于同期價格的變化上面。
根據某個股以往的交易結果,如果這1分鐘內股價上漲半個點,那么5萬股的成交量就是合理的,而如果股價上漲2個點,那么20萬股的成交量就是合理的。換句話說如果這1分鐘內股價上漲了半個點而成交量卻放大到20萬股,那么就有些不正常,其中或許就會有某些非自然單子在進行交易。
這一案例告訴我們成交量的大小其實是與股價的波動密切相關的。在日K線圖上我們會發現有時候個股的日成交量會比較大,于是自然會以為個股異常放量。其實脫離股價波動的幅度來研判成交量并不合理。當天股價波動幅度為1個點和5個點所對應的成交量當然是有很大差異的,所以我們一定要結合股價的波動幅度來研判成交量。
盡管有一些技術指標可以把成交量與股價的波動幅度結合起來,但簡單的往往更加直接而且有效,比如我在《從外行到內行》一書中提出來的單位成交量指標就具備這個特點。
孤立地看這個技術指標是沒有意義的,我們要把這個指標以時間為單位進行橫向比較。
某天某股成交放大到500萬股,似乎比平常增加了2倍,于是我們以為該股出現了異動,市場老手就會認為有主力在運作。然而當日的單位成交量指標并沒有明顯的上漲,甚至還有可能是下跌的。這就告訴我們,該股當天的股價波動幅度也在同步擴大,所以我們有必要進一步去研判。
首先是股價波動幅度擴大的形態,是上漲還是下跌,或者是上下波動。接著是股價波動幅度擴大的基本面原因,就是上市公司本身有沒有消息方面的公布,或者是公司所處的行業有沒有變化。最后是大盤的同期波動。這些因素都會促使股價波動幅度的擴大,換句話說由于這些因素的存在當天成交量的放大完全有可能是合理的,與是否有主力在其中進行運作并沒有直接的關系。如果排除這些因素,那么只要相對強度指標出現異常也應該是有主力在其中進行運作,但主力并沒有進行明顯的堆量,這是值得我們關注的。
當主力有出逃意愿的時候往往會進行堆量以便吸引市場的關注,因此這一指標對于研判股價是否出現高位拐點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如果再把范圍擴大到大盤,那么單位成交量同樣可以用來研判大盤的短期超買點。
當大盤的單位成交量突增的時候往往是一次超短期調整的信號,通常大盤會在下一個交易日進入調整。如果結合高低指標、動量指標等協同研判,我們還可以判斷大盤會否形成短期調整。
單位成交量在應用的時候分母不能為零,最高價與最低價也不能太接近,否則的話指標值會異常放大。當最高價與最低價接近時成交量會相當小,所以并沒有很大的研判價值。當然,某些時候確實會出現股價波動很小但成交量很大的情況,這是一種非自然交易現象,值得我們特別關注。
單位成交量突減也許不像突增那樣有研判的價值,但同樣值得我們關注。
(南方財富網SOUTHMONE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