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微信關注
官方微信號:南方財富網
加關注獲取每日精選資訊
搜公眾號“南方財富網”即可,歡迎加入!
廣告服務聯系我們網站地圖

銀行理財產品風險有多少大?都是低風險嗎?

2020-07-30 14:11 互聯網

  銀行理財產品都是低風險嗎?值不值得購買?

  小心落入五大銀行理財陷阱。

  陷阱一:預期收益代替實際收益。用戶選擇銀行理財產品是為了獲取更高的收益,因此,高收益也成為了銀行宣傳理財產品,吸引用戶眼球的一個撒手锏。為了吸引客戶,銀行在銷售理財產品時往往會刻意夸大收益,不少工作人員在給客戶講解時,也會口頭保證預期收益。銀行會在宣傳中強調此前發行的同類理財產品均達到預期收益,令客戶對收益產生心理預期,把預期收益當作是實際收益。而實際情況是,有很多結構型理財產品都沒有達到預期收益,有的甚至本金都虧損。

  陷阱二:偷梁換柱,理財產品變身保險。據統計,有30%的用戶在購買理財產品時被誤導,把保險當成了理財產品。不少保險公司的銷售人員會在銀行內推銷保險產品,而且銀行的工作人員也會給用戶推銷其代售的保險產品,用戶在銀行內很容易被“忽悠”,稀里糊涂的就買了保險。

  市場監管部門提醒:用戶買理財產品時一定要注意產品認購書上,寫的是理財產品還是保險。如果被告知想要購買的理財產品已售完,而工作人員又推薦了另一款產品時,用戶就需要小心了,這個時候是最容易被銷售人員“忽悠”,錯把保險當成理財產品。

  陷阱三:延長募集期,導致收益縮水。理財產品在發售時都會有募集期,時間從兩三天到半個月不等。在募集期這一段時間里,用戶的資金是沒有收益的,最多也只是按照活期利率計息。對于理財產品來說,募集期越長,實際收益率就會越低。這在一些短期理財產品上體現得非常明顯。例如某一款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率為6%,時間為30天,募集期為5天,如果用戶在募集期的第一天就購買該產品,那么最后的實際收益率為6%×30÷35=5.14%,明顯低于6%的預期收益率。

  市場監管部門提醒:由于理財產品都有額度限制,不少用戶為了搶額度,往往在產品募集的第一天就購買。而在募集期內,資金一般按照活期計算利息或者根本不計利息,這就會導致用戶的收益被攤薄,所以用戶在選擇理財產品時不要被名義上的高收益率所迷惑。
  

免费大片一级a一级久久三,久久精品电影一区二区,欧美一级激情在线观看,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108
日本综合网在线观看免费 | 女同亚洲国产中文字幕 | 五月丁香六月综合激情在线观看 | 在线播放精品网站 | 色鬼97悠悠久久综合 | 亚洲人成网线在线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