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型基金的價值歸根結底是由其投資的股票的價值所決定的。基金長期投資之所以能夠贏利,其理論依據就是股票價格總體上具有不斷向上增長的長期歷史趨勢,而非短期市場表現。股市有漲就有跌。受基金契約的限制,偏股型基金資產投資于股市的資金往往必須達到一定比例,比如60%。這就意味著,在股市高點時投資基金的資金,有相當的比例也必須用來買股票。如果隨后市場出現下跌,基金的凈值就會隨之下跌。這樣的情況在2004年的國內股市中曾經上演過。
第二個是基金賺錢能力參差不齊。
在股市處于牛市的情況下,幾乎所有的基金都能賺取豐厚的收益。但實際上,基金的賺錢能力是參差不齊的,特別是熊市里面只有非常少的基金能夠為投資者贏取正的收益。這一差別必須通過歷史業績的比較才能看出來,投資者最好是選擇那些經歷過一輪完整的牛熊市場轉換考驗的基金來投資。
2004年以來的三年時間里,國內股市經歷了一輪完整的熊牛轉換,一些優秀的基金也在股市漲跌的考驗中脫穎而出。但是,畢竟中國規范的基金發展不過才8年的歷史,在已經成立的300多只基金中成立滿三年的基金只有不到120只,很多2006年發行的基金更是剛剛成立就遇上牛市行情。應該說,以波動性巨大而著稱的中國股市對這些基金的考驗才剛剛開始。
第三個是基金管理公司也是企業。
從本質上而言,基金管理公司首先是一個企業。既然是企業,贏利也就是其本能的存在目的。由于基金管理公司的收入主要來自以資產規模為基礎的管理費,這就造成基金管理公司都有擴大其資產管理規模的沖動,以提高其管理費收入。當股市處于高點時,投資者更要注意少數基金公司出于自身贏利考慮進行違規營銷推廣,迎合投資者非理性需求的行為。
一家基金管理公司管理的基金規模如果出現快速擴張,往往需要在投資研究、風險控制、后臺支持等各個方面及時加大投入,才能保證其資產管理工作的質量不出現大的波動。這也應成為投資者在目前基金大受追捧的形勢下考察基金公司時要考慮的一個問題。
但是,基金行業成立時間畢竟不長,簡單地用老公司和新公司,大公司和小公司,合資公司和內資公司來衡量一家基金公司的好壞,都存在著不足之處,這也增加了投資者選擇基金的難度。(南方財富網基金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