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國理財市場怎么樣?銀行理財子公司發行產品如何?
2020-07-28 15:53 互聯網
2019年被稱為理財子公司成立元年,是銀行理財業務轉型發展的關鍵一年。那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在2019年的運行情況如何?
近日,銀行業理財登記托管中心與中國銀行業協會聯合發布《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報告(2019年)》(以下簡稱《年報》),以理財登記系統的大數據為基礎,秉承客觀、公正、準確、科學的理念,全面反映了銀行業理財市場的運行情況。《年報》顯示,2019年全年理財業務總體運行穩健、發展健康。
凈值型理財產品
發行力度加大
2019年銀行理財產品存續余額整體呈現穩步上升態勢。《年報》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末,全國共有377家銀行業金融機構有存續的非保本理財產品,共存續4.73萬只,存續余額23.4萬億元,同比增長6.15%。
從凈值型產品發行情況看,隨著監管政策逐漸細化,銀行理財在保持規模平穩的同時轉型提速,凈值型產品發行力度不斷加大。
各銀行業金融機構明顯增加了發行力度,加強投資者教育,推動產品規范轉型,凈值型產品在市場上的影響力不斷提升。《年報》顯示,2019年,凈值型產品累計募集資金50.96萬億元,同比增長67.49%;凈值型產品募集資金占全部產品募集資金的45.67%,同比上升20.03個百分點。2019年末,凈值型產品存續余額10.13萬億元,同比增加4.12萬億元,增長68.61%。
從機構類型看,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與城市商業銀行的凈值型產品占比相對較高,分別達到56.45%和45.69%;農村中小銀行凈值型產品占比相對較低,為28.94%;而國有大型銀行凈值型產品占比僅為28.6%,原因為部分凈值型產品劃轉至理財子公司。如果合并計算,國有大型銀行凈值型產品占比34.71%。
同時,理財子公司在一系列政策支持下初具規模。數據顯示,2019年年末,共有17家理財子公司或理財公司獲批籌建,其中10家開業;5家國有大型銀行下設的理財子公司發行了理財產品,余額合計0.8萬億元,均為凈值型產品。2019年末,凈值型產品存續余額10.13萬億元,非保本理財產品存續23.4萬億元,凈值型產品占比43.29%。
需要注意的是,《年報》中產品存續情況、發行情況、投資資產情況和收益情況均僅針對非保本理財產品進行分析,同時新增了產品募集形式、投資性質等分析維度,與之前年度發布的理財市場報告口徑有所不同。
“過去一年,銀行業機構在監管部門指導下,積極穩妥開展業務轉型,取得了不錯的成績。”銀行業理財登記托管中心副總裁管圣義表示,理財產品出現的積極變化其實也是理財凈值化轉型的基本要求。根據資管新規和理財新規,理財凈值化轉型首先是產品端轉型即產品凈值化,不得再發行預期收益率型產品,同時投資端要以投向標準化資產、子公司運作為主。
值得關注的是,自2017年《銀行業金融機構“監管套利、空轉套利、關聯套利”專項治理工作要點》發布以來,監管部門持續關注同業理財動向,堅決遏制資金空轉,嚴控交叉金融風險。2019年,同業理財規模占理財產品存續余額較2017年初的23%下降逾19個百分點。這也說明2019年同業理財規模壓降,資金空轉現象明顯減少,“三套利”專項治理成果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