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散投資越來越時髦,似乎也的確是很好的辦法。基金不就是分散投資的典范嗎?只是是不是買一堆股票或者一堆基金就是分散投資了? 答案其實不是。
最理想的分散投資應該是投資在互相不相關的投資品種上,比如股市、房地產、黃金甚至古董等等。但對我們來講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那如何在證券市場上用資產組合來進行分散投資呢?
顯然,我們還得尋找那些互不相關,或者相關很小的證券品種。從大類上講,股票和債券是獨立的。從小類上看,大盤股和小盤股也似乎相關性不大,價值股和成長股也相關性小。所以首先是要決定股票和債券的比例,其次在股票中應該盡量覆蓋“晨星九方格”的全部。有理論說,總體收益的決定部分就是股票和債券的比例。
顯然股票收益高,但波動也大。債券收益低,波動也低。兩者一綜合,中等收益,中等波動,這還好操作。股票基金的組合,我倒是沒有辦法了。去好好研究過中國晨星對我國基金的分類,怎么我看上的基金無論名字叫甚么(比如大盤,小盤,價值或者成長),都被晨星歸類于大盤成長類基金。也就是說實際上,這些基金是很相關的。去看看他們的重倉股,的確也有很多類似,結果就是一起漲跌。所以試圖通過不同種類的股票基金來進行資產配置達到分散投資的目的恐怕現在在國內是很難達到。
再說股票和債券的配置比例,當然是股票配置越高,收益就越大,風險也越大。只是要注意一條,國內很多基金其實都不是純股票基金,比如廣發聚富,好像股票配比最大也不超過75%。從這種意義上這種基金本身就已經配置好比例了。
其實單單配置了股票和債券的比例還遠遠不夠。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我好像還沒有看到任何人討論過。就是比例的再平衡。
比如你按照自己的投資年限和風險承受能力制定了自己的股票和債券的配置比例是7:3。一年以后,股票漲的快,債券漲的慢,比例變成8:2了,怎么辦? 這時候要買掉股票,買如債券。如果再過一年,遇到熊市,股票大跌,比例變成了6:4,這是就要買掉債券,買入股票,使比例回到7:3。這就是再平衡。
再平衡是很蹊蹺的事情。從表面上看,你是賣掉一個上漲快的優良資產,買入一個下跌或者跑的慢的不良資產,但實際上這是一個高拋低吸的過程,是一種通過紀律性投資來進行賣高買低的過程。另外再平衡也是保持你風險等級的一個重要過程。有人用歷史數據做過歸算,再平衡的綜合效益要遠遠高于不做再平衡的收益。
一般1年到1年半做一次再平衡。
原理上在現在的情況下,一只股票基金和一只債券基金的組合就差不多了。但我還是愿意多買幾只股票基金。原因很簡單,也是平衡風險,平衡基金公司和基金經理的風險。
(南方財富網基金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