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諺云:“沒有只漲不跌的股票,也沒有只跌不漲的股票。”一只股票如果跌得久了,籌碼往往就會很分散,表現在行情上,往往就是成交清淡,無人問津。而大資金在進場之前,顯然得首先考慮其資金的安全性,介入的價位是否合適,等等。于是,在其真正建倉之前,一般要有一個試盤動作,在確認盤子很輕、場內沒有其他莊家的情況下,往往還要借勢打壓股價。在股價跌無可跌、成交極其清淡的情況下,方才開始緩緩建倉。表現在K線圖上,一般是陰陽相間,成交量溫和放大,股價重心不斷上移,但漲幅有限——這便是“從縮量到放量”的過程。 經過一段時間(一般約在三個月以上)的建倉,莊家基本上吃夠了一定籌碼,而此時股價亦有了一定漲幅,成交也漸趨活躍起來。此時,為了阻止散戶搶籌,也為了清除一部分已獲利的籌碼,該股往往在攻擊形態極佳之時,突然掉頭向下,一路振蕩走低,股價連連擊穿眾多“支撐”。由于多數籌碼在莊家手中,而散戶又不可能齊心做多,于是,莊家僅需犧牲少量籌碼,便可打壓股價;因此,隨著意志不堅定分子的不斷出局,成交量日漸稀少,最后,在連續數日持續萎縮之后,股價漸漸止跌——這便是“從放量至縮量”的過程。 把以上兩個小過程合并起看,一個清晰的“從縮量到縮量”的建成倉過程躍然紙上。下面我們來看一下一個真實的例子。 大冶特鋼自上市后一路振蕩盤跌,1998年8月18日觸底4.30元后止跌反彈。由于沒有被大資金相中,該股其后走勢一般,一有風吹草動,股價便應聲而落。其后,雖歷經“5·19”這樣的大行情,但該股依然表現欠佳。1999年12月18日,該股再度觸底,成交已極度萎縮,隨后,主力試探性介入,從K線組合及成交量上來看,盤面很輕,于是主力便放心地再度壓低股價,慢慢吸籌。此間,K線陰陽相間,成交溫和放大,但股價漲幅有限。2000年4月14日,主力吸籌接近尾聲,股價再度回落,至5月17日,成交量再度萎縮,股價止跌企穩。經過5個多月的吸籌,該股換手率已逾120%,至此,吸籌工作暫告一段落,隨即展開一波強勁上揚行情。 |
(責任編輯:張元緣) |
延伸閱讀
|
||||||||||
|
要聞導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