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縮表意味著什么?影響貨幣乘數的因素是什么?(2)
2020-08-17 10:20 互聯網
央行繼續縮表
8月14日,據此測算,7月末貨幣乘數為7.15,再創歷史新高。
從貨幣乘數變動來看,近年來這一指標水平整體抬升,這與準備金率反復下調緊密相關。回顧可見,僅2020年上半年,央行就降低法定準備金率三次。
1月6日,央行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不含財務公司、金融租賃公司和汽車金融公司,此次降準釋放長期資金8000多億元。
4月3日,央行又決定對農村信用社、農村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村鎮銀行和僅在省級行政區域內經營的城市商業銀行定向下調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于4月15日和5月15日分兩次實施到位,每次下調0.5個百分點,共釋放長期資金約4000億元。這兩次獲得定向降準資金的中小銀行近4000家,在銀行體系中數量占比為99%。
降準對應的是貨幣創造水平提升。據人民銀行統計,2018年以來12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共釋放長期資金約8萬億元。其中,2018年4次降準釋放資金3.65萬億元,2019年5次降準釋放資金2.7萬億元。
正如人民銀行相關負責人曾指出的,降準致人民銀行資產負債表收縮,不但不會使貨幣供應量收緊,反而具有很強的擴張效應,這與美聯儲等發達經濟體央行減少債券持有量的“縮表”是收緊貨幣正相反。其主要原因是,降低法定存款準備金率,意味著商業銀行被央行依法鎖定的錢減少了,可以自由使用的錢相應增加了,從而提高了貨幣創造能力。
此外,央行還下調了超額存款準備金利率,這進一步促進了貨幣創造。同時,人民銀行對超額準備金支付利息,其利率就是超額準備金利率,自2008年該利率從0.99%下調至0.72%后,在今年4月7日前一直未作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