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性理財產品怎么樣?分析師解讀銀行結構性理財趨勢(2)
2019-08-19 15:45 互聯網
會進一步推升銀行表內綜合負債成本。2018年至今,結構性存款收益率走出了與其他銀行理財產品不同的趨勢,即在所有理財產品收益持續下行時,卻一直維持居高不下的態勢。截止7月末,3個月期的結構性存款的收益區間在2.5%-4.2%左右,平均最高收益已與表外同期限非保本理財相當,而未來將納入結構性存款一起監管的非存款類博保本結構性產品的收益區間在3.2%-6.1%左右。由于銀行可以通過“假結構”設計使產品具備保本保收益特征,最終兌付成本達到區間上限的概率非常高。
不過考慮到結構性存款需要交納存款準備金,實際資金成本會更高。基于現在13.5%的大行存款準備金率和1.62%的存款準備金利率,利用實際資金成本=(預期收益率-存款準備金率*存款準備金利率)/(1-存款準備金率)公式,大致可以估算出大行的實際資金獲得成本在 2.63%-4.60%之間;若是基于11.5%的中小行存款準備金率,則估算實際資金獲得成本在 2.61%-4.54%之間,這一成本已經遠高于表外非保本理財。在當前同業間流動性分層依舊、存款吸收困難的背景下,結構性存款雖能彌補保本理財的缺口,但代價也是高昂的,畢竟之前保本理財無需納入存款的監管范圍。
“假結構”的規范監管不會太遠。當前發行的結構性存款中依然存在一定規模的“假結構”產品,主要是指雖然具備結構性的條款設計,但到期兌付收益卻并不具備結構性的特征,通常的做法是設置期權部分不可能觸發的行權條件,到期僅損失期權費,以確保客戶獲得固定收益。從公式上看,投資者購買結構性存款的真實到期收益應包含兩部分:約定存款利率(固定)+衍生品投資收益(或有)。“假結構”下固定收益部分被做高,或有收益部分被做虛,導致浮動收益變成預期收益,客戶獲取高收益的概率大大提升。
今年3月時銀保監會發布的23號文首次提及了“結構性存款不真實,通過設置假結構變相高息攬儲”這一亂象。3月發文之后,結構性存款規模開始出現下滑,也是3年多來最大幅度的下滑。市場競爭激烈,收益居高不下也就不難理解了。未來出臺正式的結構性存款管理辦法已是板上釘釘,從23號文傳遞的信號看,這一天或許也不會太遠。
其實很多普通投資者對于結構性理財產品不是很熟悉,這與產品相對復雜的設計結構有關。簡單說,結構性理財就是“固收+衍生品”的一個組合,掛鉤標的通常是股票指數、利率、匯率、商品等等。衍生結構類型也比較豐富,主要有以下幾個類型: